近日,丹江气温骤降,这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小的考验,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。
为什么冬季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呢?
当温度急剧下降,室内外温差变大时,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、血管痉挛、血压升高以及血流速度慢,血液黏稠度增加等,使得心脏的负荷增大,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缺氧,严重时诱发心绞痛,甚至心梗。同时,冬季人们户外运动减少,为了御寒人们又会摄入更多高能量食物,导致能量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,血液黏稠度增加,血液循环减慢,也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。
心梗前常会出现一些前兆,如有以下几种症状,考虑心脏疾病,要及时就医。
1、出现持续的胸痛: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的疼痛,持续不缓解。
2、出现胸闷、呼吸困难:出现胸闷、胸部紧缩感,压迫感,或者伴有呼吸困难,或者出现夜间憋醒,需要坐起来才能缓解,都需要及时就医。
3、出现咽部紧缩感。
4、左肩、左腋下疼:出现左臂或左肩的钝痛,通常仅限于前臂内侧,有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。
5、出现牙痛:牙痛、下颌痛,且伴随冒冷汗、濒死感等症状。与一般牙齿疾病比较,心脏病引起的牙痛范围较广泛,一般不能明确的指出具体某个牙齿,持续不缓解。
6、出现大汗:无明显原因的出现全身大汗,全身乏力等症状。
7、特别要注意一些不典型的表现:像出现胃部不适,胃部烧灼感,如果平时没有胃部疾病,也要当心是心脏病的发作。
预防心梗的发生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1、保暖防寒:及时增加衣物,特别是保护好头部、颈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。
2、监测健康状况:对于已经有基础疾病的人群,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,定期测量血压、心率等指标。
3、合理调整饮食:保持低盐、低脂、高纤维的饮食习惯,避免暴饮暴食。
4、适量运动: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增强心肺功能,提高抵抗力。但注意避免在极端寒冷或大风天气下进行户外运动。
5、戒烟限酒: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心梗的风险。应严格戒烟,限制酒精的摄入量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6、控制情绪:避免情绪波动过大,保持心态平和。情绪紧张、焦虑等负面情绪会增加心脏负担,容易诱发心梗。
7、规律作息: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
8、定期体检:定期进行健康体检,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。
9、遵医嘱治疗: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,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用药。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,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心梗。
总之,秋冬季气温骤降时我们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血管健康。尽早识别,及早就医,有效降低心梗的风险,健康平安过冬。
- 上一篇:吃柿子,吃出胃结石
- 下一篇:小措施、大便捷,服务提升永远在路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