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7岁的张奶奶来医院取药,排队取药时发现,同样是糖尿病,怎么前面那位患者吃药就行,轮到自己就还要打针呢?吃药可比打针好多了,我能不能去找医生换药用呢?
其实,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根据糖尿病的分型决定的,我国目前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,即1型糖尿病(T1DM)、2型糖尿病(T2DM)、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,其中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。
约有5%-10%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为1型糖尿病,这类患者的特征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乏甚至完全丧失,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,需要通过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来模拟胰岛素分泌。但因为胰岛素是蛋白质类药物,一经口服就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酶破坏,难以起效,所以目前使用胰岛素只能以皮下注射的方式“打针”使用。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,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基础胰岛素+餐时胰岛素替代治疗,包括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(进餐前使用速效、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或者短效、常规胰岛素;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等)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(即胰岛素泵治疗)。
2型糖尿病则是目前为止最常见的类型(>90%),这类患者通常有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,由此导致的高血糖还会损伤胰岛β细胞的功能,加重胰岛素抵抗,从而导致患者状态进一步恶化。二型糖尿病患者前期治疗多选择服用口服药物,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,在后期根据病情可以联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。
目前主要有两大类药物,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降糖药物,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,但在一些应急状态下,如2型糖尿病的患者出现重症感染、妊娠、分娩、手术、昏迷、糖尿病足、发生糖尿病肾病以及肝脏损害等时就会使用胰岛素治疗。所以即使疾病相同,不同分型以及疾病的进展不同,使用的药物也不尽相同,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药物来进行治疗。
总体来说糖尿病的管控需要综合施治,首先需要对血糖的高低、胰岛细胞的功能、高血糖的病因、全身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评估。推荐糖尿病治疗的“五驾马车”:即饮食控制、运动疗法、药物治疗、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。为了提高生活质量,预防并发症的出现,不能单单依赖于打针或吃药,还应多监测自身血糖、减少精制碳水(如精白米面、饼干等)和含糖饮料的摄入,戒烟戒酒,适量运动,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延缓疾病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