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激素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“信使”,它们调控着生殖功能、第二性征的发育,甚至影响着情绪和代谢。当女性出现月经紊乱、不孕,或男性遭遇性功能障碍时,医生常常会建议进行“性激素六项检测”。这项检查为何如此重要?背后的六个指标又隐藏着哪些健康信号?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。
一、性激素六项包含哪些项目?
性激素六项检测包括:促卵泡生成素(FSH)、促黄体生成素(LH)、雌二醇(E2)、孕酮(P)、睾酮(T)、泌乳素(PRL)。这些激素由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精密调控,共同维持着生殖健康。任何一项的异常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
二、每一项的临床意义解析
1、FSH与LH:卵巢功能的“晴雨表”
FSH:促进卵泡发育。FSH升高常见于卵巢功能衰退(如更年期)、卵巢早衰;降低则可能提示垂体功能异常或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。
LH:触发排卵并维持黄体功能。LH/FSH比值>2可能是PCOS的信号;LH异常升高还可能与更年期或垂体瘤相关。在生育评估中,两者结合可用于判断排卵障碍、卵巢储备功能及试管婴儿促排卵方案的选择。
2、雌二醇(E2):女性青春的“守护者”
E2主导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,并调节月经周期。E2过低:可能提示卵巢功能减退、更年期或下丘脑-垂体病变。过高:可能为卵巢肿瘤、性早熟或服用雌激素类药物所致。
3、孕酮(P):怀孕的“护航员”
孕酮由黄体分泌,支持子宫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。
①黄体期检测:若孕酮水平低,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足,增加不孕或流产的风险。
②孕期监测:孕酮水平不足需警惕流产或宫外孕。
4、睾酮(T):并非男性“专属”
男性:睾酮低下可能导致性欲减退、勃起障碍和精子数量减少。
女性:睾酮升高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(伴随多毛、痤疮)、肾上腺肿瘤或卵巢男性化肿瘤。
5、泌乳素(PRL):“压力激素”的双面性
①生理性升高:可见于妊娠、哺乳、剧烈运动或情绪压力。
②病理性升高:垂体泌乳素瘤可能导致闭经、溢乳、不孕;长期高PRL还会抑制性激素分泌,引发骨质疏松。
三、哪些情况需要检测性激素六项?
女性:月经失调、不孕、反复流产、更年期症状、多毛/痤疮、疑似卵巢早衰等。
男性:性功能障碍、不育、乳房发育、睾丸萎缩等。
儿童:性早熟或青春期延迟。
其他:疑似垂体或肾上腺疾病、激素替代治疗的疗效监测等。
四、检测注意事项
女性:根据检测目的选择检测时间。评估卵巢储备建议在月经第2-4天;检查黄体功能则在排卵后7天(月经周期第21天左右)。
男性:可任意时间检测,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前进行。
通用要求:空腹、上午8-10点采血,检测前避免性生活、乳房刺激和应激情绪的影响。
五、正确看待检测结果
性激素水平受年龄、生理阶段、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,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。例如:
1、FSH升高+E2降低:提示卵巢功能减退。
2、LH/FSH>2+睾酮升高: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。
3、PRL显著升高:建议进行垂体MRI检查以进一步确诊。
解码激素,守护健康
性激素六项检测是生殖内分泌疾病诊断的重要基石,但它并非“绝对标准”。异常的数值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,也可能是生理波动所致。若检测结果异常,请勿自行用药,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,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。只有科学解读这些“荷尔蒙密码”,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。
小贴士:保持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和良好心态,有助于维持性激素的平衡。健康的生活方式,就是最好的“荷尔蒙调节剂”!
- 上一篇:柿饼与胃结石:科学食用,远离风险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