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医院动态 > 医院新闻

医院新闻

柿饼与胃结石:科学食用,远离风险

近年来,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善,胃病逐渐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。其中,与柿饼相关的胃结石事件也时有发生。

一、吃柿饼真的会导致胃结石吗?

答案是:有可能,但需在特定条件下!柿饼作为柿子脱水后的传统美食,确实可能增加患胃结石(即植物性胃石)的风险,但这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:

1、高鞣酸含量:未成熟的柿子或未经过充分脱涩处理的柿饼含有大量鞣酸(也称单宁酸)。

2、空腹食用:在空腹状态下,胃酸浓度较高,鞣酸与胃酸结合后容易形成胶状团块。

3、过量食用:大量食用柿饼后,鞣酸会与胃中的蛋白质(如肉类、牛奶中的蛋白质)结合,逐渐硬化形成“结石”。

二、胃结石的形成过程

1、鞣酸与胃酸结合形成胶状物:柿饼中的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凝固,像“胶水”一样包裹住食物残渣。

2、滚雪球效应:若这些胶状物长期堆积,会逐渐钙化变硬,最终形成胃结石。

3、症状表现: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,但随着结石的增大,可能出现胃胀、恶心、腹痛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肠梗阻。

三、因吃柿饼导致胃结石的高危人群

胃动力差、消化功能弱、胃酸过多的人群是胃结石的高发人群,应更加警惕。

四、健康吃柿饼的注意事项

1、选择成熟的柿饼:成熟的柿子或经过正规加工的柿饼(表皮光滑、果肉软糯)鞣酸含量较低。未成熟的青柿子或未脱涩的柿饼应谨慎食用。

2、避免空腹食用:最好在饭后1-2小时再吃柿饼,此时胃酸已被食物稀释,可降低形成结石的风险。

3、控制食用量:每天食用1-2个柿饼即可,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。

4、避免与高蛋白食物同时食用:在食用柿饼前后1小时内,应避免大量摄入海鲜、牛奶、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。

五、出现以下情况需小心

食用柿饼后出现持续胃胀、反酸、呕吐等症状时,应及时就医。老人、儿童、糖尿病患者以及胃肠疾病患者更应谨慎食用柿饼。

六、科学认知,不必恐慌

胃结石并非柿饼的“专属”,像山楂、黑枣等富含鞣酸的食物也可能引发胃结石。只要选择合格产品、避免空腹和过量食用,柿饼依然是一种安全美味的传统小吃。

喜欢吃柿饼的朋友可以记住以下口诀:

“成熟柿饼饭后尝,一次一两个刚刚好,高蛋白食物分开吃,胃肠健康没烦恼!”

       正确食用柿饼,既能享受美味,又能远离胃结石的风险!

1.png

       国药汉江医院内二科位于门诊综合楼7楼,是集内分泌、消化、肾病、营养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,包括血液透析室和胃肠镜室。对消化系统疾病、胃肠道息肉切除、糖尿病、糖尿病足预防、甲亢甲减、各种急慢性肾脏病、肾功能衰竭及多种血液透析等进行规范化诊治。

开放床位57张,医师8名,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,高级职称4名。目前科室的特色治疗有血液透析、无痛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息肉切除治疗、幽门螺杆菌阳性治疗、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、无针注射胰岛素、糖尿病足足浴预防治疗、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、体重管理等。

24小时咨询热线:0719-53758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