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髋部骨折,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,通常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。
髋部骨折
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人全身骨量丢失严重,骨质变得疏松,肌肉萎缩,肌力下降,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,全身骨质更是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。一旦不慎跌倒或受到轻微暴力,就可能引发髋部骨折。
治疗方法
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影响极大,疼痛和下肢活动障碍会迫使患者长期卧床,进而引发肺部感染、泌尿系感染、深静脉血栓和褥疮等严重并发症。因此,髋部骨折的治疗原则应尽可能选择手术治疗,以快速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当然,手术治疗的前提是患者的身体条件允许。若患者身体状况不佳,无法承受手术,则需采取保守治疗,但应尽可能缩短卧床时间,减少并发症的风险。
术后康复
髋部骨折术后康复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:1.早期阶段(术后1-3天)、中期阶段(术后4-6天)和晚期阶段(术后7-14天)。在康复过程中,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,根据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。同时,患者还应注意避免用力屈患髋蹲、盘腿、坐矮板凳和跷“二郎腿”等不良姿势,以免影响康复效果。在上下楼时,也应注意正确的姿势,以减少对患肢的负担。
预防策略
预防髋部骨折,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。
1.老年人应养成“两慢、三不急、三个30秒”的习惯,以降低跌倒的风险。
2.在雨雪天气等地面湿滑的情况下,老年人应减少外出,以免因滑倒而引发骨折。
3.老年人还应选择适合的运动进行长期、规律的锻炼,以增强体力,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,延缓身体功能退化的速度。
4.在饮食方面,老年人应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C,有利于钙的吸收。同时,多晒太阳也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。
除了上述措施外,老年人还应注意安全,避免在家中摆放过多的杂物,以免绊倒。此外,老年人还应合理使用药物,避免药物副作用对骨骼健康造成不良影响。定期体检也是预防髋部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,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等潜在疾病,从而降低骨折的风险。
- 上一篇:奶茶美味,请勿贪杯!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