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医院动态 > 医院新闻

医院新闻

鼻炎、鼻窦炎、腺样体肥大,究竟是哪个?

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,孩子们的咳嗽声也是此起彼伏。来医院拍片的时候有些家长还说起自家娃睡觉时打鼾,这时候可得注意了,孩子可不只是单纯的感冒,很有可能是腺样体肥大!

针对儿童上呼吸道疾病,下面简单介绍下鼻炎、鼻窦炎、腺样体肥大这“三兄弟”。

       鼻作为呼吸道的门户,较成人短、无鼻毛,后鼻道狭窄,鼻黏膜柔嫩、血管丰富,是病原体容易感染的部位,感染后易堵塞后鼻腔致呼吸与吸吮困难。

1.png

鼻窦有四组,分别是鼻两侧的上颌窦、筛窦,后部的蝶窦,上部的额窦,发育时间不一,常在十二岁时发育完成。儿童时期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连续,且鼻窦口相对较大,在发生急性鼻炎时易导致鼻窦炎,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易形成慢性鼻窦炎。

腺样体,大家会比较陌生,它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,位于鼻腔最后端。在宝宝1岁左右时,腺样体开始发育;3-7岁时处于生长顶峰,可能出现生理性腺样体肥大;10岁后,腺样体会逐渐萎缩消失;成年后,几乎没有或仅有少许残留腺样体。生理性腺样体肥大,不会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影响,不需要治疗。

       当病原体入侵宝宝的口鼻腔时,鼻腔内没有纤毛可以清扫病原体。可通过打喷嚏将病原体排除体外,另外鼻窦黏膜、腺样体会启动防御模式,它们会暂时变得水肿、肿大。正常情况下,当病原体被清除后,它们就会恢复成原来的大小。如果病原体经常来犯,鼻窦黏膜水肿、腺样体因反复刺激变得肿大。久而久之,就会“过劳肥”,再也缩不回去了。这就会造成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及病理性腺样体肥大。

2.png

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塞、流涕、鼻痒、阵发性喷嚏,其他可有鼻出血、眼痒等,四大症状出现2项以上(含2项),且每日症状持续或累计1小时以上时,可初步诊断。有些儿童,可出现不流鼻涕而出现反复吸鼻、咳嗽及清嗓等;经常性用手向上推移鼻尖或鼻翼,视为鼻痒症状。

鼻窦炎表现为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头痛、嗅觉减退等,部分鼻窦炎患儿鼻腔分泌物通常是黏脓性,可伴有面部疼痛或压痛。

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,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闷;堵住鼻腔后,会导致鼻涕向咽部倒流,常引起反复咳嗽,易患气管炎;甚至因鼻塞,睡时发出鼾声,严重者出现睡眠呼吸暂停;孩子也容易因鼻塞影响呼吸而张口呼吸,长期口呼吸,孩子上颌骨变长、腭骨高拱,牙列不齐、上牙突出,唇厚、缺乏表情,越长越丑,这就是所谓的“腺样体面容”;长期口呼吸、鼻子不通气,就不能吸入足够氧气,严重缺氧时,直接导致脑部发育供氧不足,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,影响睡眠质量,从而影响孩子长个。

3.png

图为腺样体面容

孩子有以下几种情况时,建议及早去医院耳鼻喉科检查,寻求专业医生判断与帮助。

1.频繁鼻塞、呼吸粗、鼻音重:当鼻塞、呼吸声加重,说话时出现类似于感冒后的闭塞性鼻音,白天晚上都有,且晚上睡着后症状更重。

2.频繁打呼噜:一周打呼噜的时间超过3晚,调整睡姿也无法改善。 

3. 呼吸暂停:睡觉时打着呼噜,突然没了呼吸,几秒钟之后又恢复呼吸。

4.张口呼吸、反复憋醒: 会长期张口呼吸。睡觉时会被憋醒,醒来之后容易烦躁哭闹。

       孩子患上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时,反复刺激腺样体,可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;腺样体肥大后,对鼻腔的堵塞加重,导致过敏性鼻炎的鼻腔炎性分泌物潴留,进一步刺激腺样体更加肥大,鼻炎、鼻窦炎、腺样体肥大这三兄弟是相互影响、恶性循环,所以应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