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秋雨一场寒,天气逐渐转凉,奶奶们赶紧把厚衣服给宝宝穿上,宝妈们却确认为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。
秋天冻一冻对身体有好处吗?那么就来聊聊怎么“秋冻”更科学。
“秋冻”是民间流传的养生保健谚语,在初秋时节,气温逐渐降低,不要猛然增添大量衣服,可以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。这是因为秋冻可以提高人体的肌肉关节活动能力,促进血液循环;也能提高宝宝耐寒能力,进而提高抗病能力。同时,适当的“秋冻”可以减少毛孔开放、热量流失。更好的迎接冬天的到来,益于宝宝健康。
在初秋,如果家长过早给宝宝穿过多的衣物,反而对宝宝不利,因为宝宝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,再加上活动量大、容易出汗,衣物一穿一脱,反而容易着凉,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疾患。
“秋冻”并非人人皆宜。由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自身调节能力较差,遇到寒冷刺激,很容易受到风寒侵袭,如6个月以下的宝宝、体质虚弱的宝宝、生病中的宝宝、刚接种疫苗的宝宝、哮喘及过敏的宝宝都不适合秋冻。
“秋冻”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暖。头颈部、肚脐、腰部、脚踝,这些部位是寒气容易入侵的门户,即便适合“秋冻”时,也需要适当保暖。
“秋冻”时要注意讲究科学穿衣的原则。衣物可以按照度数来划分,例如:一件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℃,薄羽绒服是6℃,稍厚的棉衣是5℃,厚羊毛衫4℃,棉背心4℃,薄外套是3℃,厚的单衣2℃,薄的单衣是1℃等。以环境温度为基准,将衣服控制在26℃就可以。
比如上午出门时,室外温度为21℃,那么可以穿一件厚的单衣加一件薄外套:22+1+3=26,这样控制起来就很方便。
那么,宝妈如何判断宝宝的衣服是否适宜,可以通过摸宝宝的后颈和背部来判断宝宝穿得够不够。如果这些部位干燥温暖,那说明衣服穿得刚好;如果感到潮湿、出汗或发热,就有点穿多了;如果后颈和背部发凉,就要及时加衣了。
秋冻并不只是少给宝宝穿衣物,只要天气许可,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,可以刺激呼吸中枢,使呼吸加深加快,同时可以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,提高孩子的耐寒和抗病能力。
还可以在饮食上调理,要润肺防秋燥、健脾祛湿邪,少吃辛辣刺激、生冷寒凉的食物。
- 上一篇:国药汉江医院走进电化公司开展检后延伸服务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