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医院动态 > 医院新闻

医院新闻

高温来袭!三伏天该如何预防中暑?

近日,一名40岁的王先生因中暑被送至国药汉江医院急诊科救治。经过急诊团队的积极抢救,逐渐意识转清,生命体征平稳转入中医科诊治。

据工友介绍,王先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突然倒地,意识模糊,四肢抽搐。进入高温天气,急诊科已经连续接诊数位中暑患者,有十几岁的孩子、有年老的慢性病患者、有建筑工人。有必要科普中暑知识,来预防和减少中暑的发生。

中暑是指高温和(或)高湿无风的环境下,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、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,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(或)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。中暑分为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、重症中暑,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。

       1.先兆中暑

       多汗、口渴、头昏、头晕、头痛、全身疲乏、胸闷、心悸、恶心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症状,体温正常或略升高,一般不超过38

       2.轻度中暑

       除具有先兆中暑症状外,同时兼有以下情况之一者:①面色潮红、胸闷、心率加快、皮肤灼热;②体温在38以上;③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,如恶心、呕吐、面色苍白、四肢皮肤湿冷、多汗、脉搏细速、血压下降等。

       3.重度中暑

       如不及时处理,易引起全身衰竭而死亡,应立即就医。

       ①热痉挛:出现强直性肌肉痉挛,常见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、腹部、背部肌肉的肌痉挛和收缩性疼痛。

       ②热衰竭:常见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,主要表现为乏力、头晕、头痛、口渴、胸闷、恶心、呕吐、心悸、多汗、呼吸增快、脉搏细速、心律失常、皮肤湿冷、晕厥、肌痉挛、血压下降甚至休克。

       ③热射病:主要表现为高热(直肠温度≥41),皮肤干燥、剧烈头痛、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灼热、昏迷、抽搐发作、呼吸急促、心动过速、瞳孔缩小、脑膜刺激征等,严重者出现休克、心力衰竭、脑水肿、肺水肿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急性肾衰竭、急性重型肝炎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、多脏器功能衰竭或心搏骤停。

       一、判断中暑的简单方法

       1、观察症状:中暑的表现形式包括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口渴、皮肤干燥、脉搏加快、体温升高等。

       2、测量体温:中暑患者的体温通常会升高到38℃、甚至可以达到40℃以上。因此,如果怀疑身边的人中暑,可以用体温计测量其体温,如果体温过高,就需要紧急送医处理了。

  3、观察皮肤:中暑的人皮肤通常会变得干燥、失去弹性,甚至出现皮肤烧伤的情况。

  4、观察行为:中暑的人通常会表现出行为异常。比如精神不集中、烦躁不安、意识模糊等。

       二、中暑急救措施

       1、请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、阴凉、干燥的地方,如走廊、树荫下。

       2、让病人仰卧、解开衣扣或褪去衣物,如果衣服被汗水湿透,请为其更换干净衣服,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为其散热。

3、请尽快对患者进行降温,使其体温降至38度以下。具体做法有: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、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;可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,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。当体温降至 38 ℃ 以下时,要停止冷敷等一切强降温措施。

4、病人意识清醒后可适量饮服绿豆汤、淡盐水等补充水分,也可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解暑。

  5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,要立即拨打120电话,请以专业医务人员紧急救治。

       三、三伏天预防中暑的方法 

        1、注意补充水分。高温天气下,人体水分流失较快,应及时补充水分,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。

        2、保证空气流通。在高温下,人容易感到呼吸困难,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。使用空调,需要定时打开窗户或排风扇让屋内换气。

        3、避免在高温时段户外活动,夏季正午时分光照最强、气温最高,请尽量避免在正午时分户外活动。

        4、注意防晒。户外活动时,应涂抹防晒霜或穿防晒衣,保护皮肤不被阳光灼伤。

        5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。高温天气,人更易感到疲乏,身体需要适当的休息来缓解肌肉疲劳和恢复体力。因此,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,劳逸结合。

   6、保持心情舒畅。炎炎夏日,人难免会心浮气躁。但激动情绪最伤身体,要学会理智消解,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消除怒气,使心情平复。

       三伏天持续高温,除了室外高温工作会发生中暑情况,室内中暑也时有发生,尤其一些婴幼儿、孕产妇、体弱多病者、老人因为不舍得或不喜欢,不开空调、电扇,导致室内中暑现象也频频发生。对于中暑,我们一定要做到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救治。